陳凱歌被低估,楊貴妃被誤解,電影《妖貓傳》值得一看再看?
2021-06-14 11:22 來源:未知 編輯:bianji1
2019年11月23日,在第32屆金雞獎頒獎典禮上,《妖貓傳》獲得三個獎項:“最佳美術(涂楠、盧偉)”、“最佳攝影(曹雨)”和“最佳錄音(劉佳)”。結合《妖貓傳》在歷屆亞洲電影金像獎、北京大學生電影節、中國守望獎等電影節上的表現,我們發現《妖貓傳》的獎項主要集中在美術、視覺、造型、錄音、攝影,而在最佳影片、最佳導演、最佳男女主角,電影什么都不是!
這部斥資10多億建一座王城,陳凱歌6年磨一劍作品,這部張榕容演出了“最美”楊貴妃的電影,果真只值豆瓣6.9的評分,累計5.3億元的票房嗎?
姐姐在一遍又一遍的觀看中反復尋找這個答案。沒想到看到越來越多的“害怕”:陳凱歌被低估了,楊貴妃被誤解了,電影 《妖貓傳》 是值得一看再看的經典之作!
《妖貓傳》在電影內容、鏡頭語言、色彩和場景布置等方面極其老練;同時,它的把個體跟時代的厚重感相結合;把角色放在歷史的高度上進行塑造;帶著誠意和敬意進行情節安排......,讓觀眾夢回唐朝,它展示了一個壯麗的盛唐氣象.現在,隨著歷史電影的稀缺,《貓妖傳》顯然被低估了!
下面,我就只分析一下從盛唐氣象這個角度.看完《貓妖傳》給你的感受
盛唐氣象是一種中國傳統美學
“http://www . Sina.com/”一詞最早出現在學者林庚的同名論文中,也就是盛唐氣象.學者李澤厚曾經解釋說,最早是用來形容詩歌中的審美特征,后來逐漸被借鑒引用到其它藝術形式上之所以只能用一種“天氣”來形容,是因為它有著豐富的“盛況”和復雜的性格。巴姐個人覺得“盛唐氣象”需要依靠一個,這個時代的個體是,這種審美形態包括和,多種審美形態融合在一起,形成一種高傲、包容、通俗的審美境界。
《妖貓傳》中的盛唐氣象
其實從陳凱歌的其他作品可以看出,盛唐氣象是一種具有青春和活力的想象和熱情,它不僅展現的是歷史發展的盛況,更重要的是表現個人在這個時代中所孕育出來的鮮明性格。's的作品,如《霸王別姬》、《梅蘭芳》、《趙氏孤兒》、《道士下山》等等,都是制度完善、經濟高度發達;氣勢恢宏、多姿多彩的時代背景.標注的,他在嘗試用其他審美形式拍攝后,花了10多億元,用了6年的時間,實現了他的“盛唐之夢”。這個《貓妖傳》從哪些方面表現了盛唐的天氣?這個時代的自信的、自由的、自尊的、自覺的、自我的's性格離不開那個時代,盛唐的天氣是盛唐精神面貌的反映。——林庚
熱情奔放的生命力和陳凱歌把電影的背景放在了唐玄宗時期,這是一個比較完善的制度和經濟
高度發達、思想非常自由;萬國來朝、民族融合加深、兼容并包、兼收并蓄的時代。胡玉樓翩翩起舞的西域美女;前來求學、求官的倭國僧人;街上隨處可見的少數民族生意人、手藝人......外族文化和大唐文化激烈碰撞,相互交融,完美地展現出了那個開明、包容、接納的盛唐氣象。
其次,聚焦人物的生活狀態。下班后銷金買醉官員;以物換酒的詩人;表演才藝討生活的異域人士......甚至外國來求學、做官的僧人,陳凱歌都不惜鏡頭地進行展現。通過這部電影,我們可以看出彼時的皇帝、官員、詩人、商人、手藝人、僧人等等各個有代表性人物真實(至少想象中是)的生活狀態。
然后,服化道用心。不管是皇宮大院還是官吏的府邸,不管是勾欄瓦肆還是尋常百姓住宅,我們可以看到電影都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;上到帝王將相,中到文人士子,下到商賈百姓,我們可以看到人物的服裝跟時代、性格、身份都非常貼切;從楊貴妃的《霓裳舞》到歌姬的《胡茄舞》,這些在真實的歷史中都是有跡可循的。
最后,兩大主角的選擇上。拋開原著為日本作家,該片為中日合拍不說。影片設定一中一日兩位男主角,恰恰就是體現出了唐朝的日本正是往來交往密切的時候。這種深遠的歷史淵源和渾厚的歷史脈搏,也是“盛唐氣象”的一種體現。
- 大量長鏡頭的運用
東方和西方電影人在長鏡頭的運用上有本質的差別:西方以運動為主,東方以靜止為主。比如萬人空巷引頸看楊貴妃的鏡頭;比如縱馬飛馳在長安街的鏡頭;比如白居易和空海穿過天橋的鏡頭;比如楊貴妃在極樂之宴出場的鏡頭......這些靜止的長鏡頭極其具有東方審美特色,它們在電影中具有非常強的“紀實”價值。我們聯想到李白、白居易等詩作,《清明上河圖》、《富春山居圖》等畫作,這種紀實性體現人物角色的精神面貌和狀態,正是“盛唐氣象”的美學表達方式。
- 鳥瞰視角和構圖
鳥瞰視角對準的是群體,它是通過整體景象來營造出恢弘盛大的氛圍。比如人們爭相觀看楊貴妃時的“傾巢出動”,比如萬人奔逃時的倉皇和慌亂等等,這些鳥瞰視角的使用更能體現出盛唐時的富麗堂皇、“衰唐”時的壓迫沉郁。
而在構圖方面,《貓妖傳》使用了大量的對稱式構圖:它們穩定、平衡、遙相呼應,顯示出了盛唐氣象中的典雅、端莊、恢弘、大氣。
- 場景布置、色彩、配樂
在建筑上不管時富麗堂皇的皇宮,還是美輪美奐的花萼樓,無不顯示出高超的工藝水平。雕梁畫棟,高大華麗;勾欄瓦肆,精巧別致。這些巧妙的場景布置,相互映襯,更能顯示出盛唐宏偉、大氣的氣象。
色彩上多用撞色、種類繁復,通過亮度和飽和度呈現出富麗堂皇的氣象。
配樂上多種樂器的使用,鼓、琵琶、箜篌、胡琴、笛子......聲部繁多、聲勢浩大,既體現出了盛唐時期高超的音樂水平,也體現出了盛唐時期包容、接納、融合的特點。
盛唐氣象在皮也在骨
通過上面的分析,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陳凱歌在盛唐氣象“外在(皮)”的還原度上還是非常之高的。那么他對盛唐氣象的“內在(骨)”還原度上做得怎么樣呢?
- 強調個體
盛唐氣象是由無數個單獨得個體組合之后,形成的統一氣勢。不管是僧人空海,詩人李白、白居易,還是皇帝唐玄宗、皇后楊貴妃,甚至連金吾衛陳玄禮以及他的妻子,陳凱歌在刻畫人物的時候都非常貼合歷史。這些豐滿的角色形象,連帶著他們的情感、性格、追求,匯聚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氣象。
- 合理安排
比如張榕容的混血與學術的楊貴妃胡人血統之疑;比如皇宮的設置;比如街道、市井、村落、小橋流水......這些安排看似非常理想化,但是卻非常合理。盡管《貓妖傳》主體上是玄幻劇,但是這些合理的安排增加了情節上的可信度,敘事上的邏輯性,讓觀眾非常有代入感。
- 充滿誠意和敬意
電影對盛唐氣象的展現跟音樂和繪畫不同,它更需要的是通過人物的刻畫顯現出盛唐時的風骨。我們看到陳凱歌在還原這些歷史人物時,是充滿誠意和敬意的:從唐高宗、楊貴妃到李白、安祿山;從空海、阿部仲麻呂到白居易;甚至連虛構出來的春琴、黃鶴、白龍,陳凱歌都保持著足夠的尊重和敬意,他是以一種旁觀者來塑造這些角色,但是立場不偏不倚;他是以一種參與者來理解角色的感情、性格、理想,但是原則一直從未改變——盛唐氣象中的他們應該是這個樣子!
誠然,《貓妖傳》也有一些不足之處,但是陳凱歌對盛唐氣象的借鑒和追尋卻是難能可貴的。首先,它體現出了人們對盛唐氣象的懷念和憧憬,是對傳統文化的反思和追溯;其次,導演對于歷史上尚無定論的(比如楊貴妃之死)事件進行大膽的思考和藝術加工,這非常具有現實意義;同時,陳凱歌堅持中國傳統美學去理解、去表達、去拍攝電影,對其他電影人有著非常好的借鑒和指導;最后,任何的審美形態都是需要與時俱進的,《妖貓傳》能讓更多人對中國傳統美學產生更多的思考和解讀,讓更多的人“夢回大唐”,讓更多的人為大唐氣象進行補充和證明。
重點閱讀
女明星愛穿 導演
田海蓉越老越有味
楊冪高調支持國貨